News
2025年10月24日,在“2025财务数智化趋势论坛”上,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国家会计学院、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携手发布《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

▲发布仪式现场
2025年10月24日,在“2025财务数智化趋势论坛”上,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国家会计学院、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携手发布《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中兴新云执行总裁陈东升,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邓建平教授,ACCA华南区总监谭颖敏共同宣布报告发布,来自企业界、学界的几百名专家及企业代表现场参与发布仪式。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驱动财务价值创造路径的深刻变革。2025年7月,中兴新云联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并在ACCA的特别支持下,共同发起新一期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调研。结合行业观察及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项目组聚焦战略目标、组织转型、系统升级、数据底座、智能场景、AI应用及人才发展等维度,洞察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发展进程、创新与挑战,最终形成《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

报告内容速览
《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以近两百家企业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先进企业的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以深度视角剖析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以全景维度洞察财务转型过程中的创新与挑战,以前沿视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场景,旨在为正处于或计划启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企业提供系统参考与实践指引,助力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能力的全面升级。

▲《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目录

▲《2025年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趋势报告》关键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持续深化,其中值得关注的要点如下:
1. 超80%的企业已明确财务数智化战略
调研显示,82.72%的企业已明确制定财务数智化转型战略,较2023年的73.27%提升近10个百分点。这一比例的显著提升,反映出财务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具备广泛共识的战略选择。随着战略制定阶段的完成,企业竞争焦点将从“是否转型”向“如何转型”发展。下一阶段的关键差异,将主要体现在战略的清晰度、实时路径的科学性,以及数智能力与业务价值的融合程度上。

2. 效率提升仍是转型的首要目标
在转型目标排序中,受调研企业普遍将“推进财务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83.33%)作为财务数智化转型的首要目标,显著高于“推动业财数据实时共享与业务协同”(65.43%)及“增强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提升数据质量”(50.00%),目标优先级与2023年调研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企业倾向于优先在财务部门内部推动数智技术应用,通过成熟度较高的技术实现人力释放,快速获得显著的运营效率提升。相比之下,业财融合与数据治理虽在理念层面获得广泛认同,但在实施中因涉及跨部门协同、长期价值难以量化等复杂因素,尚未成为多数企业的优先实践方向。

3. 系统建设水平提升,业财集成是短板
针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在系统统一性、系统功能全面性、财务系统集成度、业财系统集成度、系统持续迭代性五个维度的评价中,受调研企业整体平均得分为3.47分,较2023年的3.13分提升0.34分,这表明企业正加速推进财务信息系统的迭代升级与互联互通,其中,“系统统一性”表现最优(平均得分3.91分),“业财系统集成度”表现相对较弱(平均得分3.19分),说明打通业财壁垒,实现数据与流程的端到端协同仍是企业信息化的短板。

4. 数智化场景集中于操作自动化
当前,受调研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集中在标准化程度高、规则明确的核算与操作类场景。调研显示,排名前五的应用场景依次为:发票自动采集与合规校验(75.31%)、账户监测与分析(66.67%)、自动化核算(63.58%)、智能报账与审批(59.88%)及业财信息智能采集(58.64%)。这些场景的共同特点是复杂度低、技术实施路径成熟。相比之下,面向业务协同、智能风控与战略决策的场景应用明显不足。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业财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跨域应用;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协同共创的管理机制;以及人员普遍缺乏数据科学能力。

5. 超三成企业在财务领域应用大模型技术
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大模型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正呈现快速起步态势。调研显示,已有32.10%的企业在财务工作中开展大模型技术实践,反映出该技术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初期。从落地场景来看,当前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报销/报账(78.85%)、智能问答/智能客服(75.00%)和智能财务审核(50.00%)等交互与审核类环节,说明企业正通过低风险、高频率的场景积累技术使用经验,为后续深化应用奠定基础。

6. 人才能力结构面临重构,数据与技术素养成为核心缺口
企业对财务团队能力的需求正发生根本性转变:调研显示,60.49%的企业将“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视为最亟需提升的素质,56.79%的企业强调“智能工具应用能力”,47.53%的企业关注“专业能力在数智背景下的深化”。这一能力需求结构清晰地反映出财务角色的变化。财务人员需要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挖掘业务规律,并具有专业判断力。新的财务能力要求对人才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持续学习提出了挑战,这也预示着未来财务组织价值创造方式的变化。

7. 人才、数据、协同机制是转型三大挑战
调研显示,60.49%的企业将“复合型人才短缺”列为最大挑战,43.21%的企业指出“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38.89%的企业提及“跨部门协作不畅”。这三类瓶颈充分说明,财务数智化转型远非单纯的技术引入,而是一场涉及组织、人才、数据与协同机制的系统性变革,企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确保财务数智化转型从规划走向落地。

谈及本次调研成果和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建设未来发展,课题组代表表示:
中兴新云总裁 陈虎:
近年来,央国企围绕创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目标,积极推进司库体系建设、财务信息化升级与数据治理等工作,显著提升了管理能力,为实现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站在“十五五”新起点,企业应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加快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财务职能从企业内部管理,延伸至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广泛的生态链接,构建覆盖企业全域资源的数智化协同能力,真正实现过去可追溯、现在可镜像、未来可推演。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邓建平教授: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成本压力加剧及商业模式颠覆性重构的多重挑战,传统以核算与合规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响应速度、决策深度与风险预判能力等方面显现出显著局限。在此背景下,财务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支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财务管理从“工具应用”向“战略赋能”跃迁,从“后台支持”向“价值创造”升级。
ACCA中国总监 梁淑屏: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重塑着商业底层逻辑,财会行业的边界也正在被重新定义。财会人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成为既精通财会专业、掌握技术能力又具备业务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财务团队需要主动走出部门壁垒,与技术团队、业务团队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将技术潜力转化为真实的商业影响力。
获取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