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财务与会计 | 光大环境财务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光大环境从定标准、理流程、建平台三个维度开展财务数智化转型,打破了“数据孤岛”,贯通了业务系统,夯实了财务管理基座,构建了全链条的财务生态系统,形成了具有光大环境特色的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光大环境财务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本文原载于《财务与会计》2025年第15期
作者:刘丹丹、刘红艳、张乐
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建立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为愿景,以财务信息化为起点,以业财一体化项目建设为核心,分蓝图设计、总体规划、系统实施三个阶段,从定标准、理流程、建平台三个维度开展财务数智化转型,打破了“数据孤岛”,贯通了业务系统,夯实了财务管理基座,构建了全链条的财务生态系统,形成了具有光大环境特色的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财务数智化转型背景

(一)加强财务管控,提升财务价值

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环境)是中国首个一站式、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拥有近500家法人公司,下设环保能源、光大水务、绿色环保、研究院、装备制造等5个业务板块,设立了光大环境、板块、区域、项目公司4层管理架构,各级单位独立设置财务部门。

光大环境总部以财务管理职能为主,子公司侧重基础核算,财务核算类工作占总工作量的72%,财务人员在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中投入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业务财务体系及管理会计职能均有待完善及加强。光大环境总部财务人员占比为4.66%,财务管理效能发挥较全球领先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需通过财务数智化转型强化财务管控,以支撑集团整体战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业财一体化建设

光大环境财务核算系统由光大环境和辖属2个上市公司分别建立与管理,共有3套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由各板块各自建设,缺乏集团整体规划,各单位系统应用情况存在差距。这导致公司业财一体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流程差异较大,核心流程存在多处断点,信息“前后不通”,业财协同不足。例如,采购到付款流程中存在采购需求至采购计划断点、招采平台与采购合同申请断点、财务应付与资金支付断点等问题。二是信息系统覆盖度不同,信息“上下不通”,系统间协同不足。例如,财务核算系统覆盖所有法人公司、合同系统仅环保能源板块上线使用、运营系统由各板块独立建立且功能不同等,整体上看信息系统缺乏上下前后贯通,导致信息孤岛较多。三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提取困难。会计科目标准化未实现,主数据管理不全面、数据模型不统一,业财信息未贯通,导致大数据抽取困难。另外,系统技术架构多为紧耦合模式,灵活度较差,系统间协同难度较大。

二、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做法

(一)整体设计

光大环境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指引,结合光大环境2023~2025发展战略、“数字光环”战略愿景及财务管控要求,形成光大环境数智化转型的“1533”总体路径(见图1),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环境综合服务商奠定基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光大环境以商旅费控系统为切入点,会计科目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先行,按照“系统建设、标准先行,先易后难、分批推广”的建设原则,实行整体设计、统一建设、分批上线的实施策略,以确保财务数智化建设顺利进行。在商旅费用系统推广时进行供应商等主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优化,同步启动全业务报账系统建设。

(二)具体实施路径

1. 定标准。通过识别报表披露和核算需求,结合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设计集团会计科目体系架构,确保全集团使用统一的财务语言,实现会计科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审核标准化。

(1)会计科目标准化。光大环境依据会计准则和业务特点,从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科目辅助账、科目核算内容等4个维度进行会计科目标准化。科目编码和科目名称标准化确保所有核算主体使用一致;统一核算项目确保各主体规范一致,集团层面设定必要辅助账,各板块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并确保内部一致性;规范科目核算内容避免各单位对科目名称理解差异化,确保核算的一致性。

会计科目体系标准化后,资产类科目619个、负债类科目258个、权益类科目47个、成本类科目795个、损益类科目826个,合计2545个;辅助账数量由97个降到28个、降幅71%,夯实了财务管理基础。

(2)财务主数据标准化。组织部门和员工数据标准化是费控系统上线的前提,供应商、客户、资金账户、研发课题数据标准化是全业务报账系统上线的前提。为此,光大环境聚焦员工、部门、供应商、客户、资金账户、研发课题6大类别开展主数据标准化,实现公司核心业财主数据的统一、规范、多系统协同,为项目稳定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一是明确主数据治理的职责。光大环境主数据治理小组统筹主数据治理;源头部门及系统负责主数据日常维护与管理及清理工作。如供应商的源头系统是招采系统,由供应商在参与招标时录入供应商信息;未通过招标采购的供应商信息由手工在主数据平台补录。二是制定主数据标准。明确每类主数据的属性字段及唯一主键。如供应商有46个字段,其中基础信息38个字段,银行账户信息8个字段;供应商编码是供应商的唯一主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查重依据。三是制定主数据清理方案。例如,从招采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导出12万个供应商,并对其进行分类梳理(无余额的供应商、有余额的供应商)。无余额供应商主要查询重复性以及统一社会信息代码和核心字段的准确性;有余额的供应商涉及科目调账,清理方案需要重点关注。四是明确主数据管理机制。主数据由源头系统产生,推送至主数据平台,由主数据平台分发至各业务系统,实现“一次录入、自动流转”。为了确保主数据的准确性,公司在源头系统设置查重功能或外部第三方数据库进行真实性校验,如招采系统对接第三方企查查系统,利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校验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检查供应商是否有效存续,防范供应商造假等风险。经梳理后的主数据规范如表1 所示。

(3)业务场景规则匹配。在会计科目标准化、财务主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光大环境从业务源头出发,共梳理出261个业务场景,将业务类型层级精简至2级,梳理整合242个业务大类、942个业务小类,并明确定义每个小类下的明细事项。在此基础上,为261个业务场景在32个单据中设置了1091条匹配规则,建立起业务场景到核算分录的匹配关系,以确保业财映射准确、信息反映及时、财务管控到位,加强业财一体化衔接。业务场景匹配表需要定义匹配表的基本要素(业务场景、报账单、业务类型、会计科目、核算分录、报账附件等信息),确保匹配表能够完整记录每个场景的财务处理流程。

2. 理流程。为加深业财融合、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流程效率、强化风险控制,光大环境遵循简单高效、权责明晰、风险可控的原则梳理审批流程,明确职责边界,实现闭环管理。

(1)整合同类流程,提高标准化程度。光大环境根据业务特点将流程分为主价值链流程和通用业务流程,建立了12个一级流程和25条二级审批流程。主价值链流程根据各业务板块的特点进行设计,涵盖工程建设管理、研发课题管理、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和成本核算5 个一级流程。通用业务流程在全集团范围内统一应用,涵盖费用报销、资产管理、薪酬和税务管理等7个一级流程,全面提升了集团的管控力度。

(2)优化节点,提升效率。在流程优化过程中,首先是明确流程设计前提,基于关键事项决策结果明确业务流程设计方向和思路,如扫描是否设置专岗,入账与付款流程、领导审批和扫描是并行还是串行,资金计划采取何种控制方式等。其次是优化流程设计,确定板块总部、项目公司、合资公司3 种审批模式,同时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繁琐、冗余节点进行简化,由系统内置流程节点,实现系统流程配置规范化、智能化,提升流程运行效率。

(3)明确职责,闭环管理。合理切分业财职责,明确业务人员对开支事项的交易真实性和原始票据资料的内容真实性负责;业务审批人员对开支事项的背景合理性和流程合规性负责;财务人员对票据真伪性、审批程序的完整性、支出标准的合规性、凭证要件的完备性进行审核,形成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3. 建平台。光大环境通过连接前端业务系统和后端财务系统构建业财一体化平台,涵盖财务工作的6 大核心领域。

(1)业财一体化平台规划。业财一体化平台包括报账系统、财务运营系统、平台支撑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四大模块(见图2)。报账系统包括商旅费控系统、全业务报账系统,面向前端用户,是连接业务与财务的门户入口。财务运营系统包括审核规则配置、平台任务管理、流水认领等,是财务人员的作业平台。平台支持系统包含发票采集系统、电子影像系统、台账平台,具备数据自动采集、数据集中沉淀功能。数据分析系统集成了业财一体化平台数据、财务系统数据,依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辅助财务智慧决策,推动财务由“倒后镜”向“导航仪”转变。

(2)业务系统建设与改造。业财一体化平台共向20个系统提出功能改造或集成需求,涉及22个部门,规划新增74个接口,与业财一体化平台直接对接的系统有12个,对核心业务系统提出了明确的改造要求。例如人力资源系统改造薪酬报账功能并与业财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薪酬报账自动化;推广合同管理系统至全集团并与生产运营系统及业财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合同全过程管理;改造生产运营系统使运营数据与业财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收入确认自动化;改造运营系统的供应链模块,实现与EAS系统(一款企业管理软件)供应链模块的对接,同步出入库信息;EAS系统的应付模块与一体化平台对接,打通采购到付款的跨系统流程。

(3)核心业务域。一是商旅费控。商旅费控系统以“标准、合规、易用”为建设目标,以集团层面整体制度规范要求为指导,针对光大环境多板块、多层级、多组织的应用需求,实现对私报账流程、数据、场景的统一但不唯一。从员工填单环节至财务审核环节,系统自动进行合规性校验,实现对私费用报销全流程风险管控。同时,凭借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并可提供高效的操作和任务完成界面的特点,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使用并在系统中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如单据中71% 的信息都可以自动带出,无需手动填写;系统流程引擎可按审批权限配置判断规则,单据提交后,系统根据规则自动流转节点,不需人工选择审批节点。

二是销售到收款。销售到收款域按提供服务收入、销售商品收入、装备制造收入三大类型设置相应的流程,每类流程均设置了标准方案和过渡方案。业务人员在前端运营系统记录本月实际生产数据,并传输至业财一体化平台进行收入确认,收到账款后,通过资金系统推送流水信息至业财一体化平台进行流水认领,完成收款确认。销售到收款域分别与合同管理系统、监控信息系统(SIS)/ 管理信息系统(MIS)、运营管理系统、资金系统等对接,打通了从前端业务生成到后端财务入账的断点,实现收入暂估、收入确认线上化传递。

三是采购到付款。采购到付款域按库存类、非库存类、非集采类设置三大类型流程,每类流程均设置了标准方案和过渡方案。以库存类采购到付款流程为例,首先,打通OA系统与招采平台关于采购计划与招采计划之间的断点。OA系统汇总采购需求后,将采购计划同步至招采平台。合同签订过程通过线上流转使数据可快速同步。其次,打通MIS/运营系统与EAS系统入库单的断点,拉齐各公司入库确认节点,物资入库时需生成入库单,以避免重复录入,确保账实一致;同步合同付款计划,付款提单自动关联核销,实现合同付款线上管理,付款指令通过报账单据自动生成,出纳可通过系统统计并审核付款信息,提升资金支付效率,降低付款信息线下统计记录的差错率。

四是薪酬核算。人力资源系统计算薪酬数据后,推送薪酬台账信息至业财一体化平台生成工资报账单,领导审批后,财务审核并生成凭证推送至核算系统。人事部门在人力资源系统上确认薪酬发放后,自动推送薪酬应发数据至资金系统进行薪酬发放,支付流水推送至业财一体化平台进行流水认领,并推送付款凭证至核算系统。

五是成本核算。通过梳理成本分摊模型,一体化平台在费用报销等流程表单中配置分摊要素,提单后记录成本核算信息,自动生成成本台账。通过梳理成本分摊规则,将可固化分摊规则配置在系统中,导入成本分摊依据后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成本分摊单;对于不可固化分摊的成本,手工分摊后通过勾销成本台账进行成本计算,提交成本分摊单,生成成本核算凭证推送至核算系统。

4. 构建经营决策看板。光大环境财务数字化分析指标体系以“全景洞察、分级管理、风险预警、预测未来、决策支持”为目标,着力解决“给谁看、看什么、如何看、更好地看”4个问题。通过财务主数据治理,集成生产运营数量、供应链采购数据、财务报表数据等业务、财务数据,完善数据价值链,打通数据从业务需求分析到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探索、数据算法和数据可视化的全链条。

面向管理场景,借助数据可视化平台(经营决策看板),从数据统计层级上,支持集团、板块、区域、公司多层级数据展示分析。从数据分析维度上,向业务部门展示公司运营情况,强化对采购成本、业务运营、课题研究等工作的管理深度;向财务部门展示公司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各项指标,细化对差旅成本、期间费用、预算控制、账龄分析、资金计划、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等维度的管理颗粒度,实现过程管理可视化,提高风险管控及时性,加强数据支持决策有效性,实现数据价值精准释放。

三、财务数智化建设成效

(一)夯实财务管理基座,建立数智化财务管理体系

光大环境通过开展主数据治理、优化业务流程、补齐信息系统短板,搭建业财一体化平台,连通了前端的OA 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薪酬系统等业务系统,向后连接了核算系统、资金系统等财务系统,连通了12个业务流程,打通了15个业财断点,境内外近500家子公司凭证和报表生成的自动化率达95%,赋能企业业务运作与管理决策。

光大环境通过业财一体化平台、合并报表系统、资金系统等系统的建设优化和互联互通,夯实了财务管理基座,形成了数智化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凭证自动化、准则转换自动化、合并报表自动化,改变了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二)构建多维立体的业财融合场景,有效助力行业生态圈发展

光大环境根据各业务板块特点建立业务和财务数据多维度分析模型,形成多维立体的业财融合场景。例如,按项目、区域、时间、客户、供应商等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帮助管理层多角度掌握企业运营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市场、供应商、项目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供更加精准的收入预测和成本控制策略;通过引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层实时掌握业务动态,并进行数据驱动的情景分析和预测。

光大环境财务数智化建设秉承赋能业务、业财深度融合的原则,在投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提供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的业财数据,有效助力集团打造聚焦环保行业数字化、智慧化的生态圈,从而建立光大环境在环保领域标准化体系支撑、专业化技术保障、平台化服务能力和产业化全面协作的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铮.中国中车财务数智化转型路径探索[ J]. 财务与会计,2023,(3):23-29.
[2] 张勇,李忠涛,戴重辉,等.中国核电数智化转型推动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实践[ J]. 财务与会计,2022,(1):26-31.

本文引用格式:
刘丹丹,刘红艳,张乐.光大环境财务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5,(15):51-55.
获取本文PDF版:

合作伙伴招募中